《认知红利》阅读笔记(1)-概念重塑

最近在看《认知红利》,提到认知,笔者第一时间想到的是认知的四个阶段: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-> 知道自己不知道 -> 知道自己知道 -> 不知道自己知道;以及《三体》里那句有名的 “弱小和无知不是生存的障碍,傲慢才是”,而笔者觉得傲慢的原因正是因为“不知道自己不知道”且不愿意去了解,如同井底之蛙一样的看不到更先进的技术,一如闭关锁国的清末,三体里被水滴几乎团灭的人类太空舰队。

回到这本书,可以说是在解决“不知道自己不知道”的问题,而且书里不仅提供了鸡汤,还提供了勺子(即方法论)。虽然这本书在豆瓣上褒贬不一,诟病之处无非是这本“借鉴”了很多其他作品;但是对笔者这种看不懂那些晦涩的大部头、时间不多的“打工人”来说,也不失为一种较好的选择,因为这本书可以说是对其他一些作品里的内容的提炼。整本书可分为两大部分:概念重塑和大脑升级,前者主要是概念重构,后者则侧重方法论。本文主要与概念重塑相关,而且只记录了对笔者而言印象比较深刻的观点,推荐读一下原书。

关于概念重塑这部分,书中主要分为了三个部分:重新理解财富、重新理解自我和重新理解世界。

重新理解财富

注意力是最宝贵的财富

书里在这里的观点是注意力是与生俱来的、可以自主控制的并且还能拥有生产力的财富,且只有通过注意力,才能更好地利用身体、时间创造出金钱。(笔者认为虽然有些牵强,但是注意力的确很重要)

注意力是宝贵的,但是往往被花费在以下地方(下面引用的例子摘自书里,可能不完全准确,但是核心观点还是需要有保护注意力,不被无意义地消耗的意识

1.被浪费

有些人,走在大街上看到一群人围在一起,他就会特别好奇,想过去看一下发生了什么,结果一看就是半小时...... 还有些人,特别喜欢关注一些明星的动态,比如某某歌手最近参加了一个大赛,竟然拿了一个冠军,你特别不开心,唱得那么差,为什么还能得奖呢?一定有黑幕!还比如,谁和谁最近爆出了地下恋情,你特别吃惊,心想他们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啊,我怎么不知道,然后就去百度疯狂地搜索...... 还有些人,整天喜欢琢磨各种国家大事,比如南海局势的下一步对策应该是什么......我国的对外贸易政策该如何改善......分分钟你会觉得这哥们儿在公司干销售,真的是太屈才了!

2.被收割

在美国有一本畅销很多年的书,书名就叫作《注意力商人》,书中列举了一系列的方法论,目的就是要想尽一切办法把你吸引过来,并且留住你,让你看上瘾!比如越低俗的内容,越反常的谣言,越可怕的消息......越能吸引你的注意力! 真不真不重要,对不对不重要,你看不看才重要!

3.被利用

常见的推荐系统, 广告系统本质上就是在做的就是这件事情,其实也可以算在被收割里面;因为一些大厂之间的竞争其实就是在抢占用户时间,收割用户注意力

在互联网上的任何注意力投放,几乎都会被完整地记录下来。通过对你的注意力轨迹进行大量的分析,商家们就能够更了解你,知道你更愿意把注意力花费在什么样的内容上,那么商家就可以针对你投放更多这方面的内容,继续收割你更多的注意力! 或者,它们还能把这个分析结果直接卖给其他商家,告诉它们你爱看这些内容,那么其他商家也 可以用这些定向内容去更高效地收割你的注意力......

那注意力应该被消耗在什么地方?

1.聚焦在能产生价值的事情上

应该将所有精力投入到当前的事情上,进入心流模式,具体方法在书里的“大脑升级”部分有介绍。

2.人际关系,特别是亲密关系

即工作之余,千万别忽略了对家人的关注。

3.寻找新的趋势

趋势其实就是大环境,其重要性无需赘述,具体方法论会在本文重新理解世界中讲述

4.自我成长

这是最重要的一点:除了上面说这些方向之外,你应该把所有的注意力,都花在自我成长上!

时间商人的四种模式

上面强调了注意力是宝贵的,但是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,最终换取金钱的媒介还是时间,书里认为我们都是时间商人,而时间商人往往有以下四种模式。

1.零售时间

上班族、专车司机、兼职快递员等绝大部分职业都可以算作这种模式,这种模式下提高个人收入的方法:提高你的时间单价。

而提升时间单价,撇去市场调整的影响,最重要的还是自身的能力,对于上班族来讲,基本就是提升自身价值,卖个好价钱....

2.批发时间

网红、明星、作家等属于这种模式; 边际成本较低

这些人的高收入,并不是因为他们在“被买断的那个时间段内”产生了这么多的价值,而是因为他们所创造的产品,比如歌曲、电视剧、电影、娱乐节目,甚至是自己的一张照片、一个微笑......都可以通过他们的影响力,被复制成无数多份,然后批发出售 一个明星,有多少人喜欢,就意味着他的作品有多强的“批发能力”。

3.买卖时间

雇佣工人的老板属于这种模式

企业为什么会花钱请你来工作,而不是老板自己去做,或者找外包? 主要有 2 个原因: (1)你在某方面更专业(2)你能称为他们的帮手;实际上,这也对应着公司两种类型的人才(1)创造价值的员工(2)提升效率的员工

“买卖时间”的这种方式并不是说就让你去办个公司,然后花点钱买一堆人的时间,再把它们卖出去,这就能赚差价了,如果这么简单,就不会有那么多创业失败的人了

“买卖时间”的本质其实是一个放大器,就是它得先看“你有什么价值”, 如下是书里的一个例子

比如你文章写得不错,一篇文章能换来1000元的稿费。但是现在你只有一个人,除了写稿的时间,你还得花时间寻找甲方,沟通需求,还得自己配图、排版,收集各种案例素材......这些得用去你很多时间,所以你一个月真正能用来 写稿子的时间并不多,因此总价值也并不高 这个时候你就可以开始招人来帮助自己了,你可以先找效率型的人才,让他帮你节省时间,比如帮你去和甲方沟通需求,给你写好的文章去配图、排版,帮你收集各种需要的案例素材......你只需要专心写文章就可以了。虽然说多请了一个人,看似成本提高了,但是你创造价值的时间变多了,原来一个月只能写10篇文章,现在能写20篇了。那么减去新增的人员工资,总收入反而提高了

你可能又会有新的想法,比如我写的内容既然有那么多人喜欢,为什么不直接运营一个公众号,经营自己的粉丝圈,让内容的价值变得更大呢?当然可以,可是你并不会经营公众号啊,也不知道如何让公众号拥有商业价值,你只会写文章,怎么办? 这个时候你就需要招聘创造价值的人才进入团队了,你不需要自己去学如何运营一个公众号,或者学习如何将公众号变现,这些学习成本很高,你直接把这些领域里的牛人招募进团队就可以了,你还是只管写文章......

4.收时间税

平台是这种模式;就是你并不需要自己去出售时间,而是创造出一个平台,让其他人到你这个平台上来自由交易他们的时间,而你只需要对他们的每一笔交易进行“抽税”即可。

像淘宝、微信、滴滴专车,国外的亚马逊、Facebook、Uber、苹果的AppStore,还有类似证券交易所、赌场都是这种模式

这里需要注意的一点是:平台是结果,而不是原因;很多创业者一上来就搞一个大平台,但是即没买家又没卖家,最终可能导致这只是一个空壳子;当然,资本的力量也是非常强大的,烧钱来买用户,然后垄断的例子也是有的。。。。

但书里认为平台真正的价值在于能对平台上的人“赋能”;说人话就是需要为用户(包括卖方和买方)创造价值,切实解决用户问题,用户才会买单,这个价值可能是时间单价,可能是效率,可能是安全等

打造复利效应

复利是经济学上的一个基本概念,但是传达的思想是:当你做了事情A,就会导致结果B,而结果B又会加强A,如此不断循环,循环次数越多,A就越强大;因此针对生活中的很多事情,都可以打造复利效应,书里提出了 3 个步骤

1.找到因果关系

不要自己去摸索着写个因果关系,然后用自己的时间和金钱来验证它是否正确。因为你的顿悟,很可能只是别人的基本功,你要学会站在巨人的肩膀上。因此,最高效的方式是去相关领域中,找到那些已经被验证过的结论,或者是一些基本常识,甚至是数学定律来用作“支点”。

2.设计增强循环

说的其实就是B如何反过来增强A;这里又可分为 2 种情况

第一种情况,它们之间天生就有增强循环;如投资 第二种情况,需要补充要素的增强闭环

其中,第二种情况往往是生活中遇到的大部分情况,书里举了如下例子

在淘宝上,流量越多,销量越高;销量越高排名就越高,因此获得的流量就会越多。可线下门店呢?没有平台给它排名,销量好并不能直接带来流量,怎么办

这个时候,我们就需要在“销售额”和“门店人流”之间,增加一些环节,让它们之间连成一个“增强闭环”: 比如用赚到的钱,开更多的门店;把利润折换成优惠券的形式,发放给老客户

如果回到更常见的个人问题,即专业能力与被雇佣获得报酬这两者的关系,又该如何增强这个循环呢?

3.重复与耐性

复利效应天然有个缺陷,就是在初期很漫长的一个时间段里,增效都非常低,低到你几乎感觉不到它在增长。当你已经走到50%的位置的时候,甚至怀疑它的存在

这个时候绝大多数人可能会放弃,因为大部分人对于世界的理解度是线性的,但更多情况下,事物却是以漫长的潜伏震荡后爆发突破的形式发展的,如果明确你做的事情是有复利效应时,当你想要放弃的时候,不妨回来看看这张图,找找自己所在的位置,然后你相信,你的未来一定是这样的一条曲线,只是现在还没走到“里程碑”这个位置而已

重新理解自我

角色化与去角色化

人在社会中都会被角色化(或者说标签化),比如一个人在单位是员工的领导,在家里是孩子的父亲...那么人为什么会被角色化?书里的观点是便于管理和协作,当每个角色都有其规则时,其行为可以被预期,而预判会让协作变得更加高效。

但同时规则也意味着边界和约束,我们忘记了“真实”是什么:看不见真实的自己;看不见真实的 对方; 做产品时也看不见真实的用户。因此,有必要学会去角色化

那么如何去角色化,首先要了解人,梳理将一个人划为了 5 层:感知层、角色层、资源结构层、能力层、存在感知层;从外至内,逐步加深

  1. 感知层:对一个人的第一印象
  2. 角色层:对一个人的基本信息的了解(职业、婚否等)
  3. 资源结构层: 一个人的财富资源、人脉资源、精神资源等
  4. 能力层: 一个人的各种能力,如管理能力、商业能力、沟通能力、专业技能,等
  5. 存在感知层: 对自己存在感的定义,即通过什么“刷存在感”

这里有几个笔者比较认可的观点

  • 每个人在人生初期时的角色都差不多,一开始都是学生,毕业后都是小职员,但是每个人未来能去向哪,成为另一个什么角色,是由你的能力和资源结构决定的
  • 如果你的资源结构和能力不发生改变,那即便是更换了角色,也是在同层次的角色中跳来跳去,甚至还会变得更糟,因为你不进步别人会进步,而随着你年龄的增大,相对价值也就变小了
  • 要找到自身的存在感知层,需要抛开自身当前的角色,设想如果你身上没有这些职位、身份,你想要的到底是什么? 当前是否已经满足了你的预期?当存在感的需求越高,没有被满足的落差越大,痛苦感也就越大
  • 如果你要想和一个优秀的人在一起,并和他建立深度关系,那你就既要懂他真实的快乐,更要懂他真实的痛苦,并且给予他能量,支持他的存在感

至此,我们可以问自己一些问题,你与人相处是看到了他的哪个层次:是与他的角色层相处,还是存在感知层?你看自己是看到了哪一层?看到的是自己的角色,还是角色下自己的能力和资源?还是看到了自己的存在感知?

我们要能够意识到,日常生活中你所接触到的大多数人,其实都是“角色化”的,你以为的他,并不一定是真正的他,他今天对你这么说、这么做,或许是完全基于角色化的考量,而非他真正的本意。你要学会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,把“他”和“他的角色”区别对待。这里作者举了一个产品的例子

如果你在创业,或者从事着和产品相关的工作,那么更要对你的用户“刮目相看”,你要知道自己到底在为“他”还是为“他的角色”提供产品或者服务。比如各种协同办公、CRM、任务清单等软件就是为用户 的“角色”提供服务的,你就不能加入娱乐功能,不然用户玩开心了老板就不买单了......

理解问题 6 个层级

原书这部分本来的标题是“你是第几流人才”,但其实也可看做看待问题的 6 个角度,源自 NLP(神经语言程序学)理论

“NLP理解层次”把对一件事情的理解分成了六个不同的层次,而这 些层次是有高低之分的。

如果你用低维度的视角去看这个问题,可能会感觉它根本无法解决。但当你站在一个更高的维度去看它,它也许就变成了一个很简单的问题,甚至连问题本身也消失了。就像马车的时代,大家都在寻找更快的马,但是当汽车被发明出来之后,这个问题就不存在了,因为马的快慢已经变得无关紧要了。

笔者在这里简单将这六类人才概括成如下表格,值得注意的是,这里说的每提高一个层次,并不是说就不要下一个层次了,比如有了方法就不需要努力了,而是在原来的基础上,上升了一个思考层次

层级 别名 所处理解层次 典型思考模式
第五流人才 怨妇 环境 都是你们的错!
第四流人才 行动派 行动 我还不够努力!
第三流人才 战术家 能力 方法总比问题多!
第二流人才 战略家 BVR(信念/价值观/规条) 什么才是更重要的?
第一流人才 觉醒者 身份 因为我是×××,所以我会×××
顶级人才 领袖/伟人 精神/使命 人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!

第五流的人才在问题发生时,首先会把问题归结到“因为环境的不好”,这类型的人只要一与他们接触,就会感受到这“满满的负能量”,感觉这人世间的不幸都被他们碰巧遇上了,命运多舛得不行;书里给出的一些典型的思考模式如下

工作不顺利,是因为领导是个蠢蛋...... 没有晋升机会,是因为公司的办公室政治严重,没有好的晋升机制...... 房子太贵买不起,都是因为那些黑心炒房团、政府调控不到位、没有一个富爸爸...... ....

第四流人才在问题发生的时候,首先会把问题归结到“因为我的努力还不够”,这类人往往没有意识到努力是成功的一个必要条件,但远远不是充分条件,也就是说用力的方向要正确,书里给出的一些典型的思考方式如下

都一年没涨工资了,今晚开始多加1个小时的班! 女朋友为什么最近对我变得冷淡了?我要多发些消息,多打些电话去关心她! 公司业绩变差了?那一定是我睡觉睡得太多了,明天开始不睡觉了! ....

第三流人在问题发生的时候,首先会把问题归结到“因为我的能力不足”,然后在“能力”这个层次里去寻找更好的“方法”来解决问题。

这类人有非常强大的学习能力和应用能力,能把学习到的知识,转化为可操作的方法,进而改善效率,解决问题。他们明白,任何问题都不是孤立存在的,一定有人曾经遇到过,并且已经有更好的解决办法了,只是我还不知道;我不应该在黑暗中独自前行,去重新发明轮子,也许我的顿悟,只是别人的基本功! 我应该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,学习更成熟的经验和方法,然后再来解决这个问题。一些典型的思考方式如下

线下门店生意不好,是因为我的经营模式太陈旧,我需要学习新的方法......比如,可以通过社群经济的方式来降低我的获客成本,提高客户复购率...... 和男朋友关系处理不好,一定是我的沟通能力有问题,我要去学习能改善亲密关系的沟通技巧,比如先看两本沟通方面的畅销书:《关键对话》《幸福的婚姻》...... 以前我是做业务的,现在刚成为部门经理,团队业绩下滑,一定是我的管理能力有问题,我以前根本没有系统学习过管理的方法,我得去报个MBA,从“古狄逊定理”开始学起...... ...

第二流人才在问题发生的时候,可能并不会马上给出解决方案,而是会先去思考:这些很可能是表面问题,还有没有藏在这些问题下面的更重要的问题?如果说“能力层”是做解答题的能力,“BVR层”就是做选择题的能力,什么可以做,什么不可以做,什么更重要,什么可以忽略不管

那什么是BVR?

  • B(Believe):信念,即你相信什么是对的? 你相信这个世界应该是怎么样的?往大了说可以是世界观,往小了说就是一个个概念。
  • V(Value):价值观,即当出现A/B选择的时候,你认为A和B哪个更重要?
  • R(Rule):规条,你做人做事的原则是什么?

书里还是举了线下门店业绩出现下滑的例子

当门店业绩出现下滑,可能的原因有很多,可以先做个简单的分类,比如可以分成: 成本问题:房租涨价,库存积压,已投入的装修成本,进货成本高于淘宝售价...... 团队问题:员工士气低落,引发离职...... 市场问题:客流减少,人们现在喜欢在网上购物,网上商品的售价更便宜...... 营销问题:目前门店没什么营销方式,就是开门迎客; 渠道问题:线下门店是目前唯一的渠道。

如果是处在“能力层”的人,他就会胡子眉毛一把抓,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各种解决办法,比如针对团队问题,他可能会给出一整套员工激励方案;面对营销问题,他可能会增加户外广告,再运营一个公众号;而面对渠道单一的问题,他就会建议也去开个淘宝店......

如果是处在“BVR层”的人会思考,那么多问题,其中到底哪个才是最关键的问题?经过一番思考,他画出了一个关系图 原来,一切的罪魁祸首,都是因为互联网的连接效率变高,导致了原本市场上的交易结构发生了变化,淘宝店家短路掉了中间的总代、省代、区代......等等这些价值传递的环节,让商品可以用更短的距离来到消费者的面前,所以价格才能那么低。由此导致了后面的一连串反应...... 因此,可以制定出如下战略 (1)短路经济: 既然淘宝店家能短路掉中间的环节,我实体店为什么 不可以? (2)体验经济: 增强线下门店的体验感

笔者觉得上面的例子虽然现实指导意义有限,但核心还是希望说明一个问题,那就是要抓住本质的问题去解决。到这里基本是笔者能够理解到的层级了,第一级人才和顶级人才的思维这里就只摘录书里的相关内容了,也许未来的笔者才能理解。

第一流人才,其实就是明确清楚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(或者说身份)的人才;因为不同的身份定位,会配套不同的BVR,而BVR决定了你当下的每次选择; 即你的身份层次决定了你的价值判断,进而决定了你的每一次选择。书里在这部分没有给出具体的案例,说的东西有点大而宽,也许是到了这个层级的就是这样?

联系前面说的角色,可能我们会问:“角色”和“身份”有什么不同?答案是:角色是被动的,是别人给你的;身份是主动的,是你自己想成为的。 前面说的“去角色化”,就是想让你突破角色的束缚,获得一个更“主动”的人生,找到自己的身份层次。因为你身上的“角色”太多,会阻碍你看见自己真实的“身份”。 而当你想清楚自己的身份定位后,就应该围绕它配套相应的BVR,再构建你的能力圈,并做出相应的计划与行动,你就会成为第一流的人才! 处在这个层级的人,能开创出一番自己的事业,设计出令人尖叫的产品,成为上市公司的领军人物。

顶级人才,所有的思考都围绕着两个字——“利他”:我如何选择能够让更多的人获益?如何才能够推动时代的进步?书里在这强调了理解层次的逐级上升,不能脱离低层次而单独存在高层次,比如只谈精神理想,而无视自己的身份,更没有相对应的能力和行动

“精神层”一定要有“身份层”的支撑,换句话说,如果你在身份层想不清楚自己要成为谁,可以试着来到精神层,想想你能为这个世界做些什么;可以不用那么大,哪怕只是在某一方面,能帮助到为数不多的人。 也许这个就能成为你的人生使命,然后再去思考,什么样的身份能够更好地帮你完成这个使命?你就能想清楚身份层次的问题了。

关于方法论部分,即如何成为顶级人才,书里给的方法不是一级级往上打怪升级,而是直接让自己成为一流人才或者顶级人才,对你的人生做个“顶层设计”,从精神层开始往下规划,如下图所示

元认知

元认知就是你对自己思考过程的认知与理解。其一般模式是

1
2
3
4
5
发生了事件A......
→你有了反应B;
→我为什么会有反应B?反应B是对的吗?
→C好像是更适合的反应;
→于是,你有了反应C。

书里举了如下例子

当你打开抖音,你发现好多有意思的视频,然后你不断地翻看,结果不知不觉3个小时过去了。这就是没有元认知的状态。

如果你的元认知能力已经被激活了呢? 你还是打开抖音,发现有好多有意思的视频,然后你不断地翻看,但是突然,一个声音进入大脑:“你为什么会不停地翻看?你的注意力 是不是正在被别人收割?”你浑身一颤,于是赶紧关掉抖音,回到了工作当中......

上面的例子其实是为了说明大脑也是一个器官,是可以被控制的,而元认知则是大脑的纠错机制

因此,元认知有着以下三种重要作用:控制输入、控制大脑、控制输出

1.控制输入:即控制什么信息要进入大脑,是即时满足还是有价值的知识积累

2.控制大脑:即控制进入大脑的信息怎么处理,这里提供了三种方法:

(1)对无用的信息:丢弃 知真识假,看多了,自然就知道什么是假的了 先去主动学习大量的正确知识,等累积到一定量之后,你自然就会拥有这双火眼金睛,一眼就能看出某个信息的好坏了。

(2)对有益的信息:储存 需要存储的有益的信息可分为以下四大类 a. 概念: 你对事物的理解,其实就是这本书的上半部分,这个是你理解世界、思考问题的砖瓦。 b. 价值观: 对事物的正确价值判断,什么是对的,什么是错的,什么是更好的。 c. 思维方式: 不同问题的思考方法。 d. 方法论: 专项问题的已知最优解法。 结合前面说的理解问题的 6 个层次,可画出下图

(3)对问题或者任务:处理 你大脑里可能储存了很多套思考方式,当不同的任务、不同的问题进入大脑之后,你得先判断,它属于哪种问题、什么任务、目的是什么,然后启动不同的“思考方式”“方法论”来处理这些信息

3.控制输出:即知行合一,也许你学习过很多时间管理的方法,你也知道它很重要,但是如果你无法调用你的“元认知”,你就无法控制你的大脑,想到却又无法做到,你的焦虑感越来越强

那该如何提升元认知的能力?书里也提供了三种方法:刻意练习,经常反思和练习冥想

1.刻意练习

即使是 10000 小时定律的练习也需要借助套路,套路就是一些储存在能力层里的“思维方式”和“方法论”,它们是已经被前人验证为做某件事更高效的方式方法,掌握了它们,你就掌握了做某件事情的“诀窍”。比如帮助你提高思维能力的工具:金字塔原理、MECE法则、5W2H、SCQA、二维四象限等;帮助你提高决策能力的工具:KT法、概率决策树、麦穗理论等。

但这些方法你仅仅知道是没用的,当新问题出现时,还是会习惯性地用原来的方式去思考;这时候要通过元认知强迫自己去使用这种方法,虽然会不习惯、有点别扭,但坚持用这种方式“刻意练习”,你大脑中的某些特定区域就会不断被强化,久而久之,你某方面的技能就会甩开普通人一条大街,元认知能力也因此得到了加强。

2.经常反思

每天晚上你可以花半个小时的时间,对今天遇到的事情,自己说过的话、做过的行为进行一次复盘,看看哪些事情做得好,哪些事情做得不好,下一次应该如何提高,哪些行为是被大脑“绑架”了?

除了这种“每日三省吾身”的方式,还有第二种方式——“阅读”,这里的阅读不只是要理解作者想表达的意思,而是作者的思考方式;即他为什么会这样写?他的思考方式是怎么样的?用到了哪些概念和价值观?有没有错误?

如果是自己来写这个内容的话会怎么写?他这种思维方式比自己好在哪里?这样不断地和自己做对比,就像和一个人在对话一样,久而久之,你会慢慢发现你阅读的速度竟然变得更快了,而且学习效率也提高了很多,甚至读了一半,你就能猜到作者之后会写什么,如何写,甚至知道怎么样写才会更好,你不再是被文字牵着走,而是陪着作者一起思考......(笔者觉得这部分跟这篇文章的观点很像,天空之城:拉马努金式思维训练法

3.练习冥想

冥想这部分在很多外部资料中都讨论的比较多,这里推荐知乎的一个问题:冥想的具体做法是怎样的?,有很多原理解释和方法指导,核心其实还是主动控制你的注意力

打造稀缺性

对于个人而言,打造稀缺性其实就是要打造有效的多维能力,这里有效体现在

(1)每个能力都有价值,也是别人需要的 (2)每个能力都有关联

比如对于互联网的从业人员,技术能力和管理能力就是有效多维能力,技术能力又可粗略分为工程能力和算法能力,其实就是常说的广度和深度,如果两者都做的足够好,那其实就是稀缺的。

那该如何打造多维能力,书里给出了三个步骤 1.先把一个能力打造成长板 2.让自己兴趣广泛,培养多种能力 3.确定一个目标,并把多种能力组合成多维能力

笔者的实践经验就是先把本职工作的技能打磨好,然后去看同行业的其他人在做什么,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部分去学习,而大目标基本就是你所在行业所要解决的问题了。

重新理解世界

趋势

这里的趋势其实就是大环境,很多人应该都明白这个道理,要顺势而为;这里是更系统的描述趋势是如何产生的、如何判断趋势等

假设平面上有一个静止的小球,小球只要运动了,这个运动方向就是趋势;那么趋势产生可归结为 2 个原因:外力和势能差

1.外力

现实世界中的热点、重大新闻、科技突破、黑天鹅事件等,都是突发性的“外力”。一旦这种重大意外事件发生,你就得去了解一下它可能会产生什么样的趋势,然后跟进,赚取趋势红利,这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追热点。但这种方法有 2 个问题

(1)不知道什么时候来,从哪个位置来,这个很难预测,只能等 (2)即使来了,你也不知道它未来究竟会如何发展

由于这种外力的不可预知性,以及未来发展趋势难以捉摸的特点,书里并不推荐这种方式,因为这更像是一种投机。

2.势能差

寻找势能差,其实就是主动寻找存在“不公平竞争”的地方,然后成为高势能的一方,顺势而为,用“不公平”的方式赢得胜利。就像站在山上和山下的人打仗一样,在万仞之巅推下千钧之石。

书里将势能差分为了四大类:效率势能、规模势能、认知势能和引力势能

(1)效率势能

这部分可提炼为 9 个字:优打劣、快打慢、廉打贵

优打劣:同样的产品,你提供的的品质更好 快打慢:快一步就意味着抢先占领了市场,用户规模会成为新的势能高地 廉打贵:产品价格更低会更受到消费者的青睐

(2)规模势能

大鱼吃小鱼,就是用规模去碾压对手。

比如外卖大战、共享单车大战、打车软件大战都是这么一个剧本,一开始大家都势均力敌、打得不可开交,而一旦其中某一方通过资本注入,它就能迅速扩大规模,用规模优势蚕食对手;有一些大公司对与一些刚冒起苗头的小公司,要么收购,要么复制,直接通过用户规模去把小公司绞杀在襁褓里

(3)认知势能

这里类比《三体》就是高级文明打低级文明,用新模式、新科技进行降维打击;也可称之为: 颠覆式创新

书里举了 2 个例子:被数码相机打败的柯达,被智能手机打败的诺基亚

大企业要做创新,面临着“创新者的窘境”: 你要干掉原有业务?想颠覆原有技术?那你面对的就是具有规模势能的既得利益者的压力。

所以现在一般大企业都会通过下面 2 种方式来践行这部分

a.从内部独立出去一个团队,脱离原公司,在创业环境下单独搞新业务; b.看到好的公司直接买买买

(4)引力势能

这里指得是某个事物,能够像拥有引力一样地吸引周围的事物,让它们成为自己能力的一部分,类似一个黑洞的存在,笔者觉得这就是马太效应

比如拥有网络效应的平台型公司,它拥有一个互相增益的双边市场,用户越多就会吸引更多的商家来到平台,而更多的商家来到平台,就会吸引更多的用户来平台购物

上面提到了 4 种势能,那该如何站上这些势能高点?书里借鉴了阿里巴巴的曾鸣教授提到过的一个概念: “点、线、面、体”的战略分析框架, 来分析这个问题

点:可以指个人或者某个单一产品; 线:一个小公司,也可以指大公司里的一条业务线; 面:指平台型公司或者生态型企业,比如阿里巴巴、腾讯; 体:指时代、行业、新的经济体。

当我们有了这么一个框架,就可以问一下,当前自己到底在哪个位置上?拥有什么势能?怎样获取缺失的势能?因为点线面体上有不同的势能

“点”自身唯一能把握住的是认知势能,其他基本都不具备; “线”可以拥有效率势能和认知势能,势能比“面”小一个数量级, 比“点”高一个数量级 规模势能和引力势能是“面”和“体”独有的,而“体”的势能比“面”高出一个数量级

而站上势能高点的具体方法,书里给了 2 个:成为和赋能

成为:让自己成为高势能的一部分

对于个人可以加入一家有势能的公司,对于小公司可以发挥效率势能和认知势能来执行战略,选择在大公司瞧不上的某条业务线上,通过集中的效率势能,在它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,快速将效率势能转化成用户规模

赋能:找到高势能的“线、面、体”来帮助自己提高势能

书里举了 2 个例子

一个点本身拥有的势能是很小的,单打独斗在这个时代成不了什么气候。但是一些自媒体、一些网红却单干而财富自由了;为什么呢? 原因他们这个“点”在如今这个时代,可以脱离于“线”而直接附着在“面”上了,比如微信、淘宝、抖音、知乎;这些面又附着在一个正在快速崛起的“体”上,也就是移动互联网。他们看似在单干,但其实,是体和面一起在给这些“点”赋能,给他们提供了海量的客户资源,给他们提供了数据支持、技术支持、物流支持......

CEO最重要的工作就是为员工赋能。员工再好再不好,他们都是一个“点”,资源和能力是有限的,势能就那么多,你不应该天天对自己的员工不满意,而应该去外部找有势能的线、面、体,为你的组织赋能, 这才是一个好CEO该干的事。

如何找到高势能的“线、面、体”,书里虽然给出了一些例子,但是并没有给出具体的方法论,笔者认为也许具体的高势能“线、面、体”在每个时代都不同,都得靠那个时代的愿意折腾的人去发现吧

书里留了两个思考题,笔者觉得值得每个人去认真想一下答案

思考题1:你现在附着在哪些线、面、体上呢?它们是在上升还是在沉沦? 思考题2:你可以通过什么方式,找到适合的线、面、体为自己赋能?它们又为什么愿意给你赋能呢?

为想法估值

这部分内容更多是针对创业者,但其分析的思路其实也能应用到日常工作中,主要观点是不仅要有想法,而是要考虑想法的可行性,即为想法估值, 考虑想法的 ROI,书里提出了四个维度来进行这个估值:客户终生价值、获客成本、用户规模和风险成本

1.客户终生价值

客户终生价值,就是一个客户一辈子在你这里花多少钱,其计算公式可简化如下

客户终生价值=(客单价-边际成本)×购买次数

客单价:指的是一个客户在你这里购买一次产品或者服务,平均需要花多少钱 边际成本:指的是每多增加一个客户所增加的总成本

有了这个公式,就可以估算一下产品上线后,客单价会有多高?边际成本是多少?客户可能会来购买几次?

但是当产品没实际运营,会存在估算不准确的问题,书里说的是“对多个要素一起进行估算,通过计算,误差就会彼此对冲掉”;笔者不太理解这句话,但是觉得更可行的方法是去调研当前类似产品的一些数据来做估算。

2.获客成本

获客成本,就是获得一个付费客户所需花费的成本;

为什么有些明星、网红出来创业,一开始就能有很高的估值?其实就是他们存在粉丝价值,很容易做到较低的获客成本。

回到获客成本的估算:你有这方面的存量用户资源吗?你有开发市场的独门秘籍吗?没有资源,你就得花钱打广告;所以我们经常看到,某某创业公司在玩命地烧钱,其真正有效的逻辑是:客户终生价值-获客成本>0

3.用户规模

用户规模,就是项目最多可以获得多少个用户

估算这部分往往会面临这以下两个问题 (1)市场总容量,就是市场的天花板,书里提到这部分数据的获取方式是:“别问我该如何知道这些数据,这些数据你都没法搞到,也就不要创业了” (2)市场竞争, 这里又有 2 点值得思考

  1. 如果你发现你进入的这个市场,除了你之外就没有其他玩家了,或者玩家很少。有可能是你认为的这个需求不一定存在

b.假定需求是有的,但是真的就没有人做,那意味着你就得教育市场了,教育市场可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,你也许花了一年的时间,好不容易把用户从无到有地培养起来了,结果竞争对手看到你这里有肉吃便蜂拥而至

4.风险成本

风险成本, 就是你的项目如果失败了,一分钱没挣到,最多会损失多少?

综合以上点,可对想法进行如下的估值, 而最终的公式是:项目估值=(客户终生价值-获客成本)×用户规模-风险成本

上面只是从四方面为想法估值,真正执行的时候还需要考虑趋势、合作的团队等隐私,书里对这部分只是简单概括,这里也不详细展开了。

镜像世界

笔者觉得这部分的内容跟我们这一代人的困惑里面的内容很像,只是这里更明确地将我们所做的事情划分为四个象限。

书里根据左侧和右侧、光明与黑暗将事情划分为如下图所示的四个象限,其中左侧与右侧、光明与黑暗的含义是

左侧与右侧:越靠近左侧,因果关系就越强,达成目标主要靠技术,运气的空间很小;越往右侧,因果关系就越弱,行为和结果之间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,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运气成分偏多 光明与黑暗:光明指那些你已知的事情,黑暗指那些你还不知道的事情,包括其他人已知,而你不知道,以及所有人都不知道的事情

而对于每个领域的事情,都要有不同的策略

1.掌控域:已知、确定

总结来说就是要积极努力,刻意练习,提高技能水平;因为技能在这个域内的占比很大,想要获得成功,你就得不断提升技能水平。

2.盲域:未知、确定

总结来说就是要承认自己的无知,并开始学习与探索,书里以演讲为例

你看到别人的演讲非常精彩,既有深度,又有广度,还风趣幽默,讲得你激情澎湃,你觉得这人的“口才”真好,真是天生的演说家。 但其实“演讲”这件事,也是左侧世界的技能,背后是有一套理论框架的: 开场怎么开? 结尾怎么收? 用案例库中的哪些案例? 如何把结构化的知识,用线性的方式讲述出来? 如何将理性的认知和感性的了解结合起来? 如何设计演讲中的峰值与终值? 如何与观众互动? 如何应对挑事的观众? ......

3.概率域:已知、不确定

总结来说就是要不赌单次,赌整体,善用数据决策;

这部分从概率论的角度思考,也许会更好理解,其实就是利用大数定律来判断事情的期望,而且是最好是借鉴他人构造出来的样本和数据

4.风险域:未知、不确定

书里认为这是个恐怖的领域,给出应对策略是如下几种

策略一:避免进入 策略二:增加冗余备份,即多维能力;如个人学习多种能力,公司布局多个领域 策略三:“买彩票”思维,做风险小,收益大的事情,如风投

最后,书里还提出了一条适用于这四个领域的生存法则:守株待兔,简单翻译就是守住不变的东西,等待机会的来临

守株指的是:在这个充满变化和不确定的世界里,你首先要牢牢抓住那些正确的概念和不变的规律, 关键在于你能否发现这些“株”,并牢牢地“守”住它们。因此,你得保持初心,尊重未知,通过不断学习,减少盲域的面积,提高“株”的数量

待兔指的是:等待不确定的机会。兔子可能会来,也可能不会来,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来。因此,你不能把你一天所有的口粮都寄托在这些不确定的兔子身上,那风险太大了,几天没抓到兔子,你可能会饿死。你得花大部分的时间,先把确定的事做好,保证自己的基本生存,如果能等来一个兔子,你就额外赚到了

怎么赚到这些兔子,书里举了三种方法

1.发展有效人脉: 所谓的“人脉”,不是能帮到你的人,而是你能帮到他的人。你多帮助别人,就是在往你们之间的“情感账户里存钱” 2.学习跨界知识: 你遇到某个问题,也许会在其他领域里找到一个线头,抽出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,而这个“好运”就来自于你曾经的广泛学习 3.投资成长性资产: 投资股票、创业公司等

提升运气

这部分将“运气”归结到人、事、物这三个方面上,并且给出了每部分给出了一些方法论

常说的运气,往往可归因为三类:

1.人: 获得其他人的帮助。 2.事: 有些事情的发生,增加了你目标事件的成功概率。 3.物: 周围的物理环境,能使用的物品道具,天时地利的变化。比如钻木取火里那个干燥的环境。

1.人

一个人得到另一个人的原因往往有三个:投资、扶弱、还债,因此针对这三个原因,我们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?书里给出了如下建议

(1)才华出众:你在寻找伯乐的同时,伯乐也在寻找千里马 (2)低调、谦逊、知恩图报:人们喜欢帮助弱者,其实是源于内心的一种存在感的满足。就是看到对方因为自己的帮助而变得更好,内心会有一种开心的满足感。但如果对方是傲慢自大的,是会恩将仇报的,那这份“意义感”就荡然无存了。 (3)广结善缘、吃亏是福: 与别人交往、合作,也要想办法让对方多赚一点,这样,他们会带着一些“亏欠你”的心态与你交往,会更愿意帮助你,愿意介绍自己的朋友给你认识,介绍更多的生意与你合作

2.事

这里的观点是要让你做的每一件事,都产生“积累”的效果,前一件事是后一件事的预动作,过去的经验是今天的铺路石,让时间成为你的朋友,产生复利效应

3.物

其实就是前面分析的势能类型,以及如何站到高势能的地方

小结

本文主要讲述了书里前半部分内容:概念重塑,包括重新理解财富、重新理解自我和重新理解世界三大部分。各部分核心观点如下

1.重新理解财富

  • 注意力是最宝贵的财富,要警惕被浪费、被收割
  • 时间商人有四种模式,你是哪一种模式,能不能找到更高效的模式
  • 复利不限于经济领域,3 步建立复利效应

2.重新理解自我

  • 人会被角色化,角色化是一把双刃剑,需要学会“去角色化”
  • 一个人有 5 个层级,你对自我、对他人理解到了哪个层级
  • 理解问题有 6 个层次,从底层的环境到顶层的精神,你在哪一层
  • 元认知有 3 个重要作用,提升元认知的 3 个手段
  • 打造稀缺性就是在打造有效的多维能力

3.重新理解世界

  • 趋势由外力和势能产生,势能相对外力更容易把握
  • 势能有四种类型,从“点线面体”理论出发,判断自身处于哪个位置,拥有哪些势能,怎么获取其他势能
  • 为想法估值的四个维度,量化 ROI
  • 根据确定性和掌握的信息量,可以将所做的事情划分为四个领域,每个领域都有不同的生存规则;但其中不变的是“守株待兔”
  • 提升运气可以从人、事、物三个角度出发

因为概念较多,所以这里也做了思维导图,如下图所示,原始的 xmind 文件也可以从github下载

concept rebuild